礼赞50年·征文丨路在脚下 路在前方

发布时间: 2025-06-03     来源:

今年适逢公司成立50周年,我一起参与策划系列纪念活动,并负责征集相关信物。就在清明节期间,原航浚1003工会主席老刘向我发送了一组电子照片,这些照片摄于1994年2月8日(农历十二月廿九)前后的唐山京唐港。照片共有10张,记录了施工场景、领导慰问以及船员大会等,其中一张出乎我的意料,那是我站在航浚1003船员餐厅中央,手持话筒,餐厅天花板上悬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彩带,周围坐着一群姑娘。哦,那是当年航浚1003春节联欢会的现场,回忆仿佛将我带回那个寒冷却温暖的冬天。

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,上航二处的施工设备多为拖儿带女的挖拖运吹船型,例如疏浚作业,通常需要链斗或抓斗挖泥船、拖轮以及泥驳船。若涉及吹填作业,则需增加吹泥船,构成四件套。唯独耙吸挖泥船航浚1003与众不同,它行动自由,可以迅速单独施工。

当时,公司已承担甬江航道的全年承包施工任务,航浚1003作为主力,每月甬江航道维护产值有100多万元,可以保障公司员工一个月的工资。为了确保甬江航道通航率,航浚1003大部分时间都在甬江施工。但在冬季枯水期,公司也总是希望航浚1003能承担更多外埠施工任务。唐山京唐港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承接的。

公司当时已实行单船承包经济责任制和项目承包责任制,航浚1003若能到外埠施工,便能创造更多产值,船员们也能获得额外的外埠奖金。因此,对于赴外施工,船员们充满期待,全船四班人马无一缺席,全员出发。航浚1003在完成必要的补给后,于1994年年初急忙赶往目的地。

京唐港是一个新开发的港口,由北京市与唐山市合作建设,位于乐亭县。乐亭是一个沿海小县城,也是李大钊先生的故乡。先生的故居离我们的工地约30公里,离项目驻地仅十几公里,遗憾的是,我们未能抽出时间去瞻仰。乐亭民风淳朴,物价低廉。起初,我们去菜场、小摊购物时,摊主们对我们的讨价还价感到惊奇,但最终还是会给我们一些优惠。渐渐地,他们也记住了我们这批来自宁波的航道人。

记得那年唐山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十八度。为了保温,航浚1003的许多水管都穿上了由草绳编织的厚“外衣”。靠近海岸的海水结起了厚厚的冰,船舶在类似莲花状的冰块间航行施工。船员房间的舷窗因凝露而结了一层厚冰,冬天的涌浪冲上甲板后,很快就会结冰。工作通道必须铺上麻袋或草袋以防滑。新建港口海底垃圾多,清理耙头、冲洗甲板是水手们最辛苦的工作。在听到驾驶员发出“耙头出水上架,水手清理耙头、甲板”的指令后,水手们都会穿上军大衣,戴上军棉帽,系上劳保布绳,第一时间冲向甲板进行清理和冲洗。工作完成后,每个人的眉毛上都会结起一层白霜。

船上的生活虽然单调,却也不乏乐趣。每天晚饭时分,是全天最热闹的时刻。大家三五成群,在房间里品尝自购自腌的皮皮虾,清蒸泥鳅、红烧鱼也是船员们改善伙食的家常菜。饭后,没有值班任务的船员会捧起茶杯,一部分到船员餐厅打一会扑克,另一部分则会到船长、老轨、政委的房间,互相分享香烟和茶叶,天南地北地聊天。年轻的实习生也会在船长、老轨与驾驶员、轮机员的工作交流中,开阔思路,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。遇到不懂的问题,向船长、老轨请教时,他们总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。

转眼到了农历十二月廿九,两位公司领导专程到船慰问,京唐港务局局长也亲自送来猪、鸡等慰问品。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,项目部和船舶领导邀请乐亭宾馆的服务员,在航浚1003船员餐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,而我那张高歌一曲的照片也由此而来。此前,项目领导还特别叮嘱船舶轮机部,要将锅炉烧得旺旺的,供应充足的暖气,让乐亭宾馆的姑娘们感受到我们航道人的热情。

当时,项目部人员、船员与乐亭宾馆服务员的关系十分融洽,大家在宾馆用餐,在那里休息、聊天,与宾馆的姑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转眼到了4月初,冰雪融化,春暖花开,我们也完成了施工任务,准备返回宁波。返航前,大家都采购了一些当地特产,乐亭宾馆的服务员自然成了最佳牵线人。我们每个人都与她们告别,姑娘们都流下了热泪。据说在好几年后,还有同事与她们保持书信往来。

31年过去了,忘不了姑娘们的眼泪,忘不了在冰天雪地中与困难作斗争的场景,忘不了那和谐融洽、充满关切的同志情谊。大家共同奋斗,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,一起成长,共同成就了公司船舶人才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
在电脑中,我不断放大着当年的电子照片。照片上的周船长、郑二副那时都还那么年轻,脸上没有一丝皱纹。如果说现在的他们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交接,那么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有更多年轻而充满智慧的接班人来传承。

路在脚下,路在前方!这既是航道人、水利人的光荣与成就,也将永远是航道人、水利人的梦想与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