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进50年·回望⑧丨广东汕头龙湖区珠池片吹填工程
1992年8月,上航二处承建汕头市龙湖区珠池片吹填工程,这是企业成立以来第一个独立承接的大型外埠工程。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和汕头市中心城区。1981年国务院批准为经济特区,面积仅为1.6平方千米。其后,经济特区不断扩大,龙湖区通过不断划归周边区域和围垦滩涂等突破土地瓶颈,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。
龙湖区珠池片吹填工程吹填区面积40万㎡,吹填形成的陆域用于新建深水泊位的后方堆场分为37#、28#两个吹填区域,采用斗式挖泥船挖砂、拖驳运砂、吹泥船吹砂,共投入航吸1004轮、航链504轮、航扬205轮等11艘船舶。
37#泥塘于1992年11月26日开工,主要由航链504轮船组完成取砂,于1993年3月26日结束,共吹填土方355476m³。28#泥塘于1993年3月27日开始施工,由航链504轮、航扬205轮两个船组共同承担取砂任务,仅用了100天时间便完成了吹填土方700689m³。整个工程共完成工程量105.6万m³,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完成。
工程推进过程中历经多重磨难。开工前期,由于设计资料不全、排泥管线长以及现场道路不畅等问题,导致缺乏取砂区钻探资料和吹填区水域测量资料、管线运输和铺设困难,大大影响了项目准备工作进度;施工过程中,面对工程取砂区水深浅(普遍只有1m左右)且砂层薄、落潮流速大,取砂难度极大的重难点问题,项目上下集思广益、攻坚克难,创新提出依靠航链504轮顶滩施工开挖航道便于拖驳进出,以航链504轮、航扬205轮、航扬205轮分工合作,分层开展采砂作业的施工方法,有效追回了施工进度,最终实现台风季节来临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佳绩。项目的顺利完工缓解了汕头经济特区用地紧张的矛盾,也标志着上航二处在自行对外承接业务、自行组织和施工管理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