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进50年·回望⑥丨首获“土木工程詹天佑奖”
北仑矿石中转码头工程第一阶段于1982年12月建成,是我国第一座1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,主要为上海宝山钢铁厂提供配套的原材料转运。仅十年后,为促进大吨位散货船进口矿石以供国内钢厂,北仑港区迎来了扩建提升工程——宁波港北仑港区2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工程。
上航二处承担该扩建项目的基槽挖泥工程。鉴于工程工期要求紧、开挖面积大、平整度要求高等特点,上航二处结合当时生产能力,选用500m³/h的航链504轮作为施工船舶。航链504轮船组于1994年5月6日进入内港基槽施工。由于基槽施工范围内的土质为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,且挖槽内及四周土质松软,极易滑入开挖后的槽内,极大地增加了工时和土方量,为质量控制带来难度。同时,在施工过程中时常碰到障碍物,如沉木船、长木条、长石条、槽钢、渔网钢缆,对挖泥机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,严重影响施工效率。
面对困难,上航二处根据测量数据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,多次召开施工专题讨论会,将施工区域分为四段,根据每段施工区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施工工艺和方法,如A区采用斜向横挖法,进行独层、独丝开挖,并非一次到位,后续留有扫浅余量,以提高施工效率;其他区域采用斜向横挖法和扇形法相结合;C、D区进行分丝开挖等等。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提高了船舶时间利用率和施工效率。该基槽开挖工程于1994年7月22日圆满竣工,完成合同工程量约42万m³。航链504轮最高日产量达到12180m³,最高挖泥效率达641m³/h,提前9天完成了任务。此项工程的建成为宁波港区新增矿石卸船能力1200万吨/年,新增装船能力1100万吨/年,是我国当时规模最大、设施先进、功能完善的矿石中转码头。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大奖——“土木工程詹天佑奖”,也成为公司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。